闽南日报讯(记者卢子能实习生林伟杰唐坤尤舒婕)6月9日上午,市区王先生有事欲到云霄县城,他给某出租车中介机构打了电话要车前来服务。不一会儿,一辆银灰色私家车就驶至其家门口,王先生一看,心里就纳闷:私家车怎么成了“的士”?
记者经调查发现:王先生反映的情况并非个别事例,我市目前大约有上百辆私家车已暗中成为了“的士”,这种非法“的士”,每部只需要投资10余万元,即可成为车主的赚钱工具。这种车辆手续完整,往往比当今投入运营的“的士”高档,坐起来也比较舒服。起初,它们与“的士”一起均在车站揽客,后经运输管理部门不断打击,目前大部分已转变营运策略,但私家车充当“的士”的车辆却愈来愈多。
据市交管部门同志介绍,由于这种车不是合法的运营车辆,给国家带来了减少征收营运税的损失,进一步造成与“的士”不平等的竞争。在运输中,万一出了交通事故,乘客是难以获得理赔的,交警也较难找到交通肇事的车辆。尽管如此,因它可获得较可观的收入,仍有不少私家车在暗中干这种行当。以漳州市区到漳浦县城为例,包一趟车费用是80元,一辆车每天可跑3-6趟车(往返),营运额是480至960元,扣除所有费用,每部车一天可净赚200元以上。
据了解,这些车为了揽活,并避免被运管人员查处,都跟一些交通服务中介公司挂钩,以每100元营业额缴纳2元的中介费,由中介公司提供广告宣传、车辆调度和揽活等项工作,促使双方共同实现双赢,并负责理顺与当地收费站的关系。由于具有这种市场需求,且中介与私家车主已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私家车已日益增多,运营范围包括漳州各县(市、区)和厦门、泉州、龙岩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