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驾校教练和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相信大家都拥有避免迎面撞上一堵水泥墙的能力,可是,以100公里的时速瞬间撞上护栏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在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看来,汽车销售人员对于车辆安全配置的粗略描述好像已经足够了!?不得不承认,我们经常宁愿花几十分钟去弄明白汽车的音响系统是否可以提供音乐厅才有的高质量音响效果,而不愿花更少的时间去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
作为汽车购买者,我们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而忽略了那些隐藏的点点滴滴。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向来在安全科技方面煞费苦心的欧系汽车大感委屈。尽管音响也不错,内饰同样精致,外形设计更不用说,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家认为不说消费者也能知道,于是就把安全、操控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独有优势大为介绍,而这确实也是人家的“看家本事”。可是如今的消费者面对的选择太多,拿出的选择时间却并不多,尤其是在10万元以内的家用轿车市场,大家对于价格的高度敏感甚至都有“一点代全”的倾向,但如果在一个相对都能接受的价格上让大家去选择可以忽略、割舍的装配,相信无论是音响再立体、空调再自动,也没有人会先拿“安全”开刀的。
事实上,无论是外形、内饰还是安全、操控,这些看的见的优势、看不见的优势与价格就不是一个对立矛盾组合,只不过如何平衡是一门难以拿捏的艺术,关键得看厂商把握的是否得当,市场功力是否够火候。擅长锻造经典车系的欧系车曾经慢了半拍,吃了“固执”的亏,但很快反应过来,一款接一款的“平衡之作”开始不断涌现:谈品牌都是“大腕”,论产品都有辉煌,出了本土到海外即使“做个拉皮”变了模样,骨子里的DNA依旧延续。正如此前上海大众推出了新一代Polo,如今东风标致207又来了,以后更不乏后继者,这种以“本土化”为准绳的“平衡痕迹”愈发明显,由此引发的讨论也愈发强烈。
每逢新车上市期间,网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批判:哪个合资品牌又拿过时的东西在“忽悠”,哪个自主品牌又在搞“山寨抄袭”那一套,这恐怕更多的还是竞争打压在宣传上的一种手段体现,毕竟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无论是购买汽车、笔记本电脑还是洗发水,只要质量过关、品质过硬,适合的才是好的,不适合的就算再“原版”也不会买单,发烧友或许是个例外。
来源: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