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猛于虎
2008年,国内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其中行人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今年频繁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让人深思:成都、南京先后出现醉酒驾驶致多人伤亡的事件,杭州则因为先后出现飚车撞死人的恶性事件而广受关注。在众多的交通事故背后,起因多半是由于飚车、超速、醉酒、不避让等因素。我们不禁要对这些违章、违法驾驶的人们大喝一声:请尊重生命,车外有行人!
如果交通事故不可避免,那么,如果在车辆的设计方面实施一些硬性的行人保护规定,将有效地降低行人的致死率和伤害程度。尤其对人车混行的中国来说,此举具有积极的意义。
车轮下的生命
发展迅猛的汽车消费让许多人还没有从道德素养和驾驶技术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其结果就是每年行人伤亡数字的居高不下。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道路交通伤害中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国外交通事故大多以车碰车事故为主,而中国车撞人的事故却非常多。除了处置不及时、不当、不避让之外,超速或者车速过快也是重要的事故原因。碰撞试验数据显示,汽车速度20km/h时将行人撞死的几率是10%,40 km/h时超过30%,60 km/h时超过90%,80 km/h时达到100%。而今年的撞人事故中,车辆的速度动辄超过100km/h,这个速度无疑是致命的。而在欧美,机动车即使面对绿灯,如果有行人过马路车辆也必须等待其通过,这不仅是法律的规定,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已然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习惯。
制订行人保护标准迫在眉睫
国外在车辆的行人保护方面早就先行一步。2001-2004年,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 2003年,欧洲行人保护法规2003/102/EC正式出台;2009年欧洲对行人保护法规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推出了新法规即78/2009。除欧盟外,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和KAMA)也分别在2001年7月和2002年3月作出了类似的有关保护行人安全的承诺,而且日本在2004年颁布实施了《步行者头部保护基准》,规定新车也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ETSC)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在欧盟范围内完全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
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从前保险杠的材质和形状到发动机舱盖主动提升,所有设计都是为了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目前,较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由于 成本原因还只能出现在个别的高级车型上,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
由于路况等原因,中国的交通事故中行人易受伤害,在中国制订车辆的行人保护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法规,但是严峻的形势和车厂的自省意识已经促使社会各界思考这个迫切的问题。据悉,中国行人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正处于报批阶段,不久就会推出。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来说,这个事件的意义可谓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