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两则新闻,一则让人欣慰,一则让人心酸。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看着小峰要学车,我们都替他高兴,也替他的父母高兴。希望他走上努力拼搏的道路,让父母看着他幸福地成长。
小哲离家出走,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任性和要强。我们要对他说,男人追求向上是对的,但“不混出个样儿,没脸回家”这句话对父母来说太残酷了。
编者按
母亲求助本报后儿子与其大吵 之后儿子表示要开始新的生活
新闻回放
19岁的小峰未婚先育,痴迷上网,不找工作。看着这样的儿子,妈妈急坏了,求助本报。
首次报道题目:《一位母亲的求助……》
晨报讯(记者 王艳莹)一夜之间,小峰变了。
把“媳妇”和儿子接回了家,并报名开始考车票。与之前痴迷上网,不找工作的状态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这是咋回事呢?
“我要想办法把你变好”
上周四,记者采访当晚,李家“狂风暴雨”,小峰不仅没有接受采访,还跟父母大吵一架。
当晚,小峰没有玩电脑游戏,第二天一早就去“老丈人”家把“媳妇”和儿子接了回来。
李妈妈说:“他跟我说,连续三宿梦着儿子摔了。”
不仅这样,小峰还主动提出来要学车、考驾照,完事上亲戚家的汽车修理厂帮忙取货。“之前让他去,他总嫌埋汰。”话语间,李妈妈掩饰不住欣喜。
李妈妈回忆:“当天晚上(上周四)吵架,他问我为啥找记者,我说你可以不去,我必须得去,我要想办法把你变好!”
李妈妈觉得,可能是这句话触动了儿子。
昨日,小峰仍拒绝记者采访,但他通过妈妈转告记者,他要开始新生活。
此外,有读者为小峰提供工作,可都被小峰爸妈拒绝了。
李妈妈说:“孩子不能愿意去,他什么事都得找个伴儿,自个儿不能愿意去。”
像小峰这样的孩子不少
小峰的稿件发出后,本报接到10多位家长的电话,他们家里也有小峰这样的孩子。
王女士的表弟今年21岁,王女士说,找个工作他不是嫌累,就是嫌挣得少,就这么干待着。
单身母亲刘女士说:“儿子才上初二,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去学校就得给钱,有了钱又去上网……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家孩子19岁,不上学、不找工作,就是上网。”许女士说。
读者支招
分开过 断绝经济来
杜女士:应该让孩子自立,不能太惯着孩子,应该给孩子把利害关系讲明。
王女士:我要是孩子母亲,就跟他分开过,断绝经济来源。
胡先生:家长让孩子多受苦,多参与社会实践,要让孩子知道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不要再娇生惯养了。
李先生:必须让孩子再受教育,让他半工半读,培养他的责任心。
专家观点
懂得爱 才能有责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秀艳说:“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什么事都会伴儿,不能一味地娇惯。”
徐老师说,对于小峰这类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爱,只有对家人、对伴侣、对子女从心里往外关心和爱护,才能想着怎样承担。小峰的转变就体现在这,他通过妈妈找媒体这件事,领悟到妈妈不容易,激发他对妈妈、对家人的爱。
“至于工作,应该找到让他感兴趣的事儿来做,才会做得长久。”徐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