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通活动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陋习几乎随处可见:闯红灯、超速行驶,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乱停乱放,闯禁行、突然转弯、强行超车,乱鸣喇叭,野蛮超车,强行加塞,机动车辆不让行人,行车中从驾驶室往外扔东西;穿凉拖开车、开车打手机、吸烟、聊天、临时停车不树警示牌、斑马线不减速行驶;阴雨天,丝豪不见减速慢行,溅起的脏水扑向路边的行人等等。
还有些行人诸如过路口不走斑马线,不看信号灯,翻越护栏,不看来往车辆突然横穿马路,诸如此类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看起来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其实都是一些影响交通安全的陋习,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驾驶陋习不但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对整个道路交通秩序也是一种很大的破坏。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驾驶陋习”造成的,可见其危害之大。
首先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欲望驱使使然。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用一句俗话形容就是“管头不顾腚”。比如有人强行加塞时,只要自己钻的过去,而忽视别的车辆的存在,他心里明白得很:反正我过去了,谁也不会再和他硬碰找别扭。公德意识严重缺乏,在利己而排他的思想支配下,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许多交通陋习。
其次是缺乏法制意识淡薄,不遵循交通规则行事,放任自己自行其事。只要路面上没有人管理,没有人盯着自己,就想方设法寻找“捷径”,而将交通规则弃置脑后,交通标志视而不见,并以此为荣。
交通安全管理和安全宣传还不到位,管理还不够严格,一些人的交通陋习得不到及时处罚和教育,致使“习惯成自然”,贻害无穷。
还有一部分人侥幸心理作怪,即使明知自己的做法属于交通陋习,但仍不愿摈弃。某些机动车驾驶员存有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感觉不就是一点小违章吗,不会出什么事的。久而久之,交通陋习的养成就在所难免。
再就是交通参与人的车德和个人素质问题。如果大家在出行的时候,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懂得谦让,那么交通事故会大大减少。当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走进寻常百姓家。买车的人多了,驾驶员培训速度也加快了,培训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很多新司机驾龄短,缺乏驾驶经验,也会被动地发生不文明开车现象。有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司机在学车时就没有学到相应的注意事项。像抢黄灯,根本就是违反了有关法律,但是有些驾驶员因为不知而为之。驾车文明规范、交通文明意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
由于大多数农村群众不熟悉交通规则,很多时候无意中常违反规则出行,若得不到及时纠正,日积月累亦便形成交通陋习。
一度沸沸扬扬的兰州老汉“拍砖砸车”,无疑是以一种极端手段制止一些机动车过斑马线不减速行为。但这一极端方式被媒体报道后,竟有超过90%的受访网民表示支持。充分说明了丑陋的交通陋习令人深恶痛绝。
交通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既然文首所举重重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交通安全同时,也在损害着我们的城市文明形象,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一说起维护交通秩序,都觉得那是交警的事,却没有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交通秩序的好与坏,与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都息息相关,只有大家的文明出行意识提高了,城市道路才能成为城市的文明窗口。
无论司机还是行人,行在马路上,都要增强自己的交通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我想,作为司机要做一个文明的驾驶者,珍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作为行人也要文明行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文明交通环境。
当然,要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纠正和消除交通陋习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公德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还要依靠交通规则的强制约束力,使人们树立规则意识,懂得敬畏法律和规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付出必要的代价。
这就需要有关交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人都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以积极引导交通参与者从自身做起,从克服自身的交通陋习做起,各行其道,文明出行,遵守规则。
同时,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在使人们不敢违法的同时,培养不愿违法的意识和觉悟。具体做到:一是加强社会监督;二是加大普法力度,拓宽宣传领域,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质量。三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靠文明的人引导和带动,建议考虑加大对文明出行者的表扬和奖励。
最终,营造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比如,鼓励市民拍摄举证交通违法行为,增加流动监控车等。建议驾校严格驾驶员学习考核制度,将车德内容纳入驾考。
相信有一天,全社会方方面面行动起来,形成合力,多管齐下,交通陋习就会失去存在的气候和土壤,和谐、安全、快捷、畅通的交通环境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