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视窗9月25日讯(毛雷报道):
陈国文今年51岁,生前是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副主任科员,2009年8月28日上午10时许,他在“7.27”交通伤人事故案件调解工作中,因长期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引发小脑突发性溢血,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后被送至海医附属医院进行抢救,于9月9日12时因抢救无效因公殉职。陈国文同志的牺牲也引起了广大群众对交警这一群体健康状况的关注。
陈国文是海南省儋州市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他1976年入伍,1979年两次参加对越作战,两次身负重伤,胸部留有多块弹片。1987年转业,在海口市电子公司工作,1988年调入海口市公安局纪委工作,1992年至今在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在事故处理大队工作期间,他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热情为群众服务,严格依法处理交通事故,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陈国文在对越作战时,胸部受伤留有多块弹片。去年,大队领导已经批准他到广州治疗,但中队工作一直太忙,他始终放不下未能成行。他以超人的毅力,一直忍痛坚持工作,完成了超人的工作量。去年,事故处理大队共受理1.1万宗事故案件,今年以来就受理了1.1万宗案件,平均每人每年要接200宗左右的交通事故案件。他所在的事故认定中队,按要求应配有8名民警,但大队警力有限仅配有4名民警,工作量超出上级要求的2倍。一般人一个月办理6—7宗案件,平均3天1宗;陈国文一个月要办理10至15宗,平均3天办2宗,是一般同志的2倍。因此,陈国文的工作量,是上级要求的4倍。由于事故案件工作量大,正常工作时间无法完成承办案件任务,他只有选择加班加点来完成。因此,他中午就吃住在大队,下午大队食堂不开伙,他就吃盒饭,接着又加班继续工作。有时实在干不完了,就把案件卷宗带回家熬夜加班。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不要求调离事故处理岗位,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和谐执法,化解矛盾
今年初,在大英村路口鑫源温泉酒店旁,发生一起单车撞伤小孩的交通事故。一个海南籍黎族女中学生,骑单车撞到一个横穿马路的女小学生。这个女小学生是四川籍藏族同胞,其父亲从四川阿坝区来到海口,在路边摆地摊谋生,她当时就是在旁边玩耍被撞到的,其受伤的医疗费是5千多元。此案由陈国文具体办理。经事故认定双方都有责任,但女小学生负主要责任。在调解过程中,陈国文根据医院检查治疗结果和国家理赔相关规定核算认为,女中学生赔偿5千元是适宜的,但女小学生的父亲态度倔强,甚至有些蛮不讲理,要求赔偿8万元。女中学生生活在离异的单身家庭,她靠母亲挑水果卖维持生活,显然没有这样的赔偿能力。
后经过调解,女小学生父亲提出至少赔偿3万元,并扬言否则就不客气了。看到此情景,陈国文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特地请来市民族宗教委员会的领导,反复向双方解释法律规定和民族政策,终于经过六次苦口婆心的劝解,双方才达成协议,有效地避免了一起民族纠纷。
廉洁清正,永葆本色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在九十年代是个“香饽饽”,手中握有事故认定责任的权力,想从他们手中捞点好处的大有人在,陈国文身边也少不了“黄牛党”。儋州老乡在海口市,不管发生大小事故,托关系找到他的人不少,或说情或送礼,都要求得到偏袒。1999年初,老乡王某受人所托,趁着夜色提着贵重礼物,来到陈国文家拜访,想凭借老乡关系,在事故处理认定中,让陈国文偏袒所托人一方,但被他严词拒绝,并对其进行教育,使王某心服口服。经过多次的拒绝,他的铁面无情,让想沾上好处的老乡,再不敢找他“照顾”。多年在部队和警营教育打下的思想基础,他在灯红酒绿面前不为所动,严于律己过好廉洁关。在事故处理大队工作十多年,他拒绝请吃不少于100次,拒收礼物折合人民币不少于2万元,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一尘不染的优良品质。
心系家乡,誉满故里
陈国文同志的家乡,在儋州市东成镇抱舍村委会陈宅村。在部队他是一名优秀干部,是对越作战的英雄。转业回地方工作后,他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带回到地方和家乡,继续为人民服务。他的家乡抱舍是红土地,遇到阴雨天,路面会出现泥泞打滑,乡亲们种植的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无法及时运出乡村,拉到城里销售,给村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但2002年他了解这个情况后,主动联系村委会,动员乡亲们共同出资,修建水泥路造福乡里。他也参与出资买水泥,并利用休假时间,亲自与乡亲们一道,自己动手平整路面、拉沙石,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从抱舍村至新营农场二队,一条约3公里长的水泥路终于建成,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解决了生产运输难题。2007年,他又主动与镇供电所沟通,并出资为当地群众拉电线约4公里,解决了当地100多户600多人的用电问题。在部队提干后,他每次回到家乡,都要去看望村里的四婆老人,每次都救济老人100元。二十多年如一日,累计共救济老人2万多元,乡亲们称赞他是部队培训出来的好干部,不愧是省会城市的好警察,是抱舍的骄傲和自豪,抱舍父老乡亲们永远铭记他。
为民舍家,铸就警魂
陈国文是孝子,然而,交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忠孝两难。09年春节期间,安保工作一个接一个。元宵节那天的安保工作,他的岗位在红城湖路段。白天老家来电告知,他八十多岁的父亲病危,想见其最后一面,大队领导知道后,主动特别批准他回家,看望老人家以尽孝心。但他却说:“大队人员少,全部警力上岗,已经无人可替换,我站完岗再回去。”但不幸的是,就在元宵节当晚,他父亲就过世了。他对父母和家人感到深深的愧疚。他经常说:“我们是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只要有公事在身,都是为急需救助群众服务的,因此,只能顾大家不能顾小家了。”今年8月中下旬,因为他血压高,妻子曾多次要求他住院治疗,但他总以工作太忙为由,没有入院治疗过一天。就在他突然发病的当天,他才从187医院取回降压药,接着又赶到大队上班。
据负责抢救他的海医附属医院陈勉主任说,高血压病人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尽量避免情绪受刺激。从这一点上说,陈国文是为了崇高的公安交通事业,为了他所挚爱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奉献出了宝贵生命的。
海口市交警健康状况堪忧
据海口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海口市交警支队,像陈国文这样的民警为数不少。海口交警的平均年龄为43岁,年龄偏大,最近的一次体检结果显示,98.3%的海口交警处于亚健康状态。
“海口交警要以陈国文同志为榜样,用陈国文同志的事迹来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海口市交警支队政委黄行荣说,交警部门并不鼓励带病工作,但要在全体交警系统中掀起向陈国文学习的高潮,学习他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