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年来因“本本族”驾驶技术生疏而造成交通事故、导致无辜人员伤亡的案例一再发生。市政协委员屠海鸣表示,“本本族”因为一般取证后很少驾车,驾驶技能比较生疏,心理素质也比较差,一旦遇突发情况往往手足无措。
对此,屠海鸣建议,驾驶员在取得驾照后一定年限(如2年),必须到驾校进行驾驶技术的重新测试。同时,也要求驾校对学员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回炉”制度。
据交警部门统计,近两年驾龄在三年以内的机动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0%左右。交通肇事者中,三年驾龄以内的又以“本本族”肇事居多。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和驾驶者人数的高速增长,“本本族”所造成的潜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还将越来越大。如何管理这一驾驶员群体,杜绝技术生疏的“马路杀手”上路造成严重事故,已日渐成为交通管理等政府部门不可小视的一个问题。
屠海鸣在调研中发现,对“本本族”监控和管理的缺位,导致了“马路杀手”骤增的状况。一名驾驶员持证时间长并不代表他开车技术熟练,但现行的驾照审验制度根本无法验出司机到底是“本本族”还是“熟练工”。尤其在2004年实行新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后,原先的机动车驾照年审制度被更改为驾照有效期(一般为6年)到期换证审验制度。对于没有驾驶违章记录的司机,还能享受换发10年有效期甚至是长期驾照。但这一换证审验制度中没有涉及驾驶技术再度测试的要求。正是这一疏漏,客观上造成了“本本族”合法驾驶却不会驾驶的现象。
因此,完善“回炉”制度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本本族”事故隐患。
屠海鸣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对应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驾驶员在取得驾照后一定年限(如2年),必须到驾校进行驾驶技术的重新测试。同时,要求驾校对每一个毕业的学生负责,采用强制性的定期“回炉”制度,一旦发生学员“本本族”肇事,给予驾校一定处罚,甚至是责令停业整改。
此外,还要加大管理力度,屠海鸣表示,目前陪驾行业内鱼龙混杂,多数陪驾机构的课程大纲是根据教学经验自己制定的,整个行业内并没有统一课程标准;陪驾费用也大多是陪驾机构根据自己的成本决定的,并未经过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内部的核价。屠海鸣建议,在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回炉”制度的同时,还要重点打击那些借着市场需求从事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陪驾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陪驾课程、收费标准指定统一标准,对“黑陪驾”现象进行管理,逐步扫除“本本族”危险上路驾驶的盲区。